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根据原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1995]11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沪语委[1998]23号)和《关于继续开展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沪教委语[2005]3号)的精神,本着“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确保迎评工作高效、有序,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二、目的与意义 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国语言和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而正确、规范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人才素质和文明水准的体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高校是语言文字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落实语言文字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并形成合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在倡导先进文化,构建文明规范的和谐校园过程中全方位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认真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使学院语言文字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通过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努力营造规范、文明的语言文字环境,进一步增强师生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自觉性,提高我院语言文字规范应用水平,确保学院顺利通过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四、步骤措施 (一)启动阶段(2011年9月) 1.学院语委成员学习《上海普通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内涵及标准》,研究制定《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计划》和《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任务书》。 2.分解指标体系,整理资料目录。 3.语委工作网络层面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及工作布置;并就任务分解情况征询各部门意见。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3月) 1. 着手编写学院《迎接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宣传手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查题等,并将宣传手册等学习资料下发到每位师生员工手中。 2.将学院《实施计划》和《任务书》下发到各部门;各部门召开动员会,组织师生学习语言文字评估的有关文件、资料,并根据学院《实施计划》和《任务书》进行具体落实,做好材料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 3. 起草自评报告,并提交学院语言文字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4. 学院进行语言文字工作自查,全面检查梳理所有评建材料,查漏补缺、分类归档。 5. 进一步加强校园语言文字网页建设,实时对外宣传报道我院语言文字迎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三)迎评筹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1.进一步在师生员工中进行宣传动员,营造浓厚的迎评气氛。 2.向市教委、市语委上报学院自评报告和相关资料。 3.制定迎评具体工作方案,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做好专家到校评估、检查的所有准备工作。 4.协助、安排好专家在校期间的工作、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体现学院师生规范文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工作责任与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院成立由院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与推进学院的语言文字迎评工作;学院语委及工作网络负责迎评工作的具体实施;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迎评《实施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并对照《任务书》,逐条落实。各系部要统一思想,加强学习,增强贯彻落实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意识,规范校园用语用字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规范校园用语用字作为提高师生员工自身素质、提升自身形象的重要方面。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系部可以紧紧围绕迎评工作和全国第14届推普宣传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通过现有宣传橱窗、海报,或在主要公共场所(如会议室、楼道等)设置标语牌、提示牌等方式,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法律法规和要求,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3.加强监督,长效管理。 各系部要在落实语言文字自查、自评工作各项措施的同时,自觉接受学院及市教委、市语委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对有关部门所提出的意见要不折不扣地接受并整改。各系部要在对校园用语用字作出明确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基础好、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监督员,负责本部门日常校园用语用字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各系部要建立检查、反馈、整改制度,发现不规范用语用字现象应及时予以纠正。将规范校园用语用字纳入学院日常工作,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九月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