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教委“停课不停学”要求,2月初学院积极部署各项在线教学工作,推进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平台使用培训、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研讨,稳步有序开展线上教学。以农生系线上教学为例,自3月2日线上教学以来,农生系30门专业课程全部按要求完成了教学资源建设,老师们熟练使用腾讯课堂、智慧职教、超星学习通等平台,纷纷化身主播,在云端与学生见面和互动,构筑了一条温暖的网络学习桥梁。
教师积极开发课件、录制微课、引入优秀网络教学资源、设置讨论、建设题库、联系仿真公司、学习视频剪辑、课程导学、课上互动、课下辅导,课堂延伸至课前和课后。课前,在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如观看视频、浏览PPT,材料阅读等;课中,教师首先发布小测验或讨论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结合视频、动画增加直观性,每讲完一个问题及时发布提问或练习以反馈学生掌握情况,解决师生不在一个空间的不足;课后,督学及优秀作业的展示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较高,线上作业提交积极。同时为尽可能弥补实训环节不足问题,引入了大量仿真资源作为网络教学的补充,如啤酒、葡萄酒、白酒、酸奶的生产,重金属、兽药、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等项目,学生可以通过仿真,掌握生产、检测工艺,弥补了线上教学的不足。同时,任课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在家学习的便利,引导学生开展简易的实训,如《发酵制品加工》课程组织学生在家制作甜酒酿并观察记录,与家人分享劳动成果,再通过腾讯会议开展小组汇报。既寓教于学开展了实训、又丰富了课堂形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特殊时期的在线教学推动了课程数字化、资源化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普遍提升,针对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农生系先后开展了10余次教研活动进行专题讨论,为专业的内涵建设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增加互动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采用课堂签到、提问、调查问卷、小测验、讨论、课堂作业、成员互评等形式积极进行师生互动,确保学生不仅在线,而且在学。同时利用微信、qq和学习通等平台进行课下答疑。二是加强课程考核和学习过程监控。通过各种途径,丰富教学资源并合理设置各章节的任务点和单元测试,考核内容紧跟教学过程,课前和课后相结合,同时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学生。及时公布学生后台学习统计数据并与学生谈心。三是增加实训教学资源弥补实训教学不足。目前正在通过联系相关公司提供仿真软件,教师来校拍摄实验视频方式,梳理部分难以实现的实训技能点下学期集中实训等方式确保实训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在线教学拉进了师生的距离。在在线教学交流活动时,老师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现在与同学们的互动反而增多了,尤其是平时害羞的孩子,也能在与老师有交流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因为空间和距离而疏远,在留言区、在讨论区、在平台上、在直播间,传播知识、技能还有满满的正能量。课后,同学们会本次课进行评价,第一时间让老师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感受;学生也会及时做好学习总结,找到差距,共同提高。学院将多举措稳步推进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将在线教学与一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课程内涵建设相融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平和专业建设水平。